Valuable 有价值
Useful 有用
Usable 易用
Desirable 想用
Accessible 可访问
Findable 可查找
Credible 可信赖
Valuable 有价值
Useful 有用
Usable 易用
Desirable 想用
Accessible 可访问
Findable 可查找
Credible 可信赖
可靠性
可恢复性
错误的及时发现
连续的运行能力
基于角色 Role-based
自适应性 Adaptive
流畅连贯 Coherent
简洁明了 Simple
情感愉悦 Delightful
结构
布局
颜色
文字
图标
形状
组件
动效
国家获取:
http://api.geonames.org/countryInfoJSON?username=demo
省(州)获取,例如美国,geonameId=6252001:
http://api.geonames.org/childrenJSON?geonameId=6252001&username=demo
城市(县)获取,例如亚拉巴马州,geonameId=4829764:
http://api.geonames.org/childrenJSON?geonameId=4829764&username=demo
按国家获取邮政编码,例如荷兰,placename=NL:
http://api.geonames.org/postalCodeSearchJSON?placename=NL&username=demo
P.S.
1. username为账户名,注册账户:http://www.geonames.org/login
2. GeoNames接口文档:http://www.geonames.org/export/web-services.html
刚试用了在阿里云公测的一项智能设计服务:鹿班。你可能听着耳熟,对,没错,就是那个2017年双11设计了4亿张海报的鹿班(之前的名字叫鲁班,今年4月更名为鹿班)。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款神器。
鹿班是什么?
鹿班是由阿里巴巴智能设计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款设计产品。
基于图像智能生成技术(其技术基础便是驱动AI大爆发的深度学习),鹿班可以改变传统的设计模式,使其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banner图、海报图和会场图的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用户只需任意输入想达成的风格、尺寸,鹿班就能代替人工完成素材分析、抠图、配色等耗时耗力的设计项目,实时生成多套符合要求的设计解决方案。
鹿班能干什么?
一、按场景设计
钻展图:生成淘宝网钻石展位的广告图。
批量白底图:批量将纯色或简单背景图替换成白色背景。
自定义场景:可生成任意尺寸的图,最大支持1920*1125。
尺寸拓展图:将上传的PSD图内元素根据新需求尺寸重组生成新图。
商品主图:暂未开放(面向淘宝/天猫卖家的)。
直通车:暂未开放(面向淘宝/天猫卖家的)。
二、按主题设计
鹿班主题:生成符合主题的图片,目前只支持淘宝店铺产品。
用户主题:暂未开放(可自己训练符合企业风格的主题)。
鹿班收费吗?
鹿班的试用、编辑、和生成图片均不收费,仅在成图下载时会根据图片质量收取一定的设计费用(目前定价是一张图为9.9元),支持支付宝支付和充值资源包支付两种模式。
鹿班效果怎么样?
应该要比去年双11的Banner图的效果好,因为鹿班毕竟又被训练了这么久。
试用效果:第一张我提供的素材,第二张鹿班生成的图。
鹿班总结
程式化的
或低创意的
设计师
恐怕
离
告别
历史舞台不远了
鹿班网址:https://luban.aliyun.com/
1. 匹配用户模型(确保易理解)
2. 简化任务结构(确保易操作和用户控制)
3. 注重流程可视(确保会操作)
4. 建立正确匹配(确保不困惑:意图/行为;行为/结果;实际状态/感知状态;感知状态/意图)
5. 利用限制因素(确保路径明确)
6. 考虑人为差错(确保出错引导)
7. 将一切标准化(无法做到以上的话,确保用户学习一次后,可操作系统)
作者 Tanner 译 肇春来
评审是产品设计流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你在团队中工作,还是独自工作。从正式的评审中,你可以获得反馈,跳出自我,做出更好决定,突破更多障碍,练就更强技艺。
确实,刚加入Facebook时我也担心,每周例行的两小时评审会浪费时间,而我们本可以把它用在设计工作上。因为在我之前的工作中,评审往往会陷入两个困境。
我在Facebook的评审经验则有点不同,整个会议更多在基于事实的进行评议,而很少直接批评或对议程施加压力。
我们采用的很多评审方法来自Jared M. Spool的“Moving from Critical Review to Critique”。Spool关于评审的看法,让我深刻理解,是什么让评审值得做,特别是在Facebook工作后。所以现在,我开始拥抱这一理念,每周花几个小时进行评审,毋庸置疑,对每个参会人员都有价值。
我的团队在Facebook是这样进行设计评审的。
1. 设立明确角色
在评审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目前的角色有:报告人,聆听者,促成者。
报告人是分享工作的个人,他们的角色是:
报告人的工作不是展示PPT,或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每个报告人要提前一天花15-30分钟与评审促成者进行沟通(有时更多为促成者考虑)。
聆听者是不需要做工作展示的人,他们的角色是:
聆听者最强有力的工具便是他们问的问题,以此或发现相关想法,或帮助引导决定。对解决特定预先知道的问题,问对问题比尝试直接找到答案更有效。比如,追问初始问题的范围,能帮助报告人(或团队)对问题分出轻重缓急,而询问确认刚刚的共识能使团队语言保持在一个理解水平下,同时也为团队推进了创意设计的决定。
促成者的工作是:
促成者角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保证每个人的陈述都在自己的角色中。也就是说聆听者主要问问题,而报告人要在展示工作方案时,理清他们的目前的问题或挑战。
在我的团队,我们通常有固定的促成者来管理每周的评审会议。如果你没有合适的人来担当此任(比如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其实参加会议的任何一人都可以充当促成者,当然,促成者人选也可以每周轮换。
2. 确保每个人理解并同意要解决的问题
在开始评审前,重申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重要。
讲明问题和来龙去脉(为什么这个问题或想法值得第一时间处理)将会帮助获得更有效的反馈。问题陈述格式可以这样:
在评审中,报告人应该准确的说出他/她不关注哪些反馈,又关注哪些反馈。例如,“我不寻求项目细节审美方面的反馈,我需要的是如何通过动画过度让用户体验更有粘性”,问题陈述一旦确定,就要让每个人都充分理解它。报告人或促成者应该问整个参会人员下面的问题以确保问题完全明确。
一旦所有人都理解并同意问题陈述时,就该分享设计解决方案或探索了。
3. 关注反馈,而不是批评
知道有用反馈和无用批评的不同非常重要。
在Jared Spool的“什么让评审有价值”工作基础上,我的设计团队也从Judy Reeves那里获得许多关于评审的见解,他在一本书中分享了非常有价值的看法,“Writing Alone, Writing Together; A Guide for Writers and Writing Groups”。设计师Greg Lindley经常借用这本书向我们团队解释这个很好的观点。
除了关注问题的反馈,我们还鼓励评审人员发现设计方案里好的点,并以此作为反馈的开始。比如,“我喜欢你处理这一部分设计的方式,你计划如何把这种方式应用到其他部分”。
为了确保反馈有用,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反馈才算评审,而不是批评,Reeves给我们一个简单的叙述来判断二者的不同。
如果评审目标是为了推进设计解决方案,反馈就应该以探索性问题和引导性问题的形式提出,大家就应该抱着改善工作的目的和团队合作的态度,而不是批评报告人。
Facebook还有一条评审规则值得提及……
4. 关闭手机和电脑
评审的要义是发现问题,孕育想法和发展团队,主要是问问题和听问题。如果不断地查看手机或电脑,你不可能完成评审目标。只有两种情况例外,其他的任何人都应该关闭手机和电脑。
总之,在评审中,下面这七个问题,可以拿来问你和你的团队。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帮助你辨识评审,以使会议更有价值和效率。
评审是团队合作,不是个人秀。当所有参会人员一起,基于共识,辨识机会,探索和推进合作项目时,评审才变的真正有价值。
原文链接:
https://medium.com/facebook-design/critique-is-an-important-part-of-any-design-process-whether-you-work-as-part-of-a-team-or-solo-ef3dcb299ce3
Mac压缩工具
一搜一大把
支持密码加密的也不少
但同时还支持文件名加密的
就得是eZip了